
中国文化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节
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八日是腊八节,如果你曾去过中国北方,你可能会听过一句话“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过了腊八就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过了这一天,家家户户便开始风风火火准备年货,为一年中对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节日 —— 春节做准备。
“腊八粥”由来
一说起腊八节,人们立马便会想到喝腊八粥。腊八粥堪称腊八节的标志性传统食物,里面的常用食材包括大米、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等和各种豆类,人们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用红豆、绿豆、黄豆等等,所以它又被称为“七宝五味粥”、“大家饭”等。
和腊八粥有关的文字记载是从宋代开始的。徐珂《清稗类钞》提到:“腊八粥始于宋,十二月初八日,东京诸大寺以七宝五味和糯米而熬成粥,相沿至今,人家亦仿行之。”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记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武林旧事》中也曾记载了腊八粥的一种做法:“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
“腊八节”由来
在这一天,人们除了喝腊八粥还会开展一些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活动,而这与腊八节的由来密不可分。
腊八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相传,释迦牟尼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为纪念这一天,各寺院在这一天要念经,煮粥敬佛,即腊八粥。有说法认为,腊八节与“腊祭”习俗有关。腊是岁终之月,从先秦起,人们便习惯在腊日祭祀祖先和神灵。民俗专家王娟解释,也有人把“腊”解释为“接”的意思,意味着新旧交替,即“冬天过去,春天来临”。
还有一个和腊八节有关的传说则是提醒人们要勤俭节约。过去有一对年轻夫妻,好吃懒做。腊月初八时,家里断了粮,幸亏有邻居接济,两人便用大家送的米面、豆子等煮了一锅粥果腹。小两口羞愧不已,就此改掉了恶习,勤俭持家,日子也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之后,人们也在腊月初八煮粥食用,这个风俗便慢慢地流行起来。
“腊月”习俗
腊月是一年之岁尾,正值寒冬,也是迎接春节的前奏曲,在这个前奏曲里有着丰富的内容。首先从喝腊八粥开始,然后人们要扫房、请香、祭灶、封印、写春联、办年货,直到除夕夜。广义地说过年,应该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甚至可以说从喝腊八粥就开始了,一直要过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算结束。
关于腊月到春节的习俗,还有这样一首民间广为流传的歌谣: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切白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儿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下面让我们仔细看看腊月里人们还会为过春节做哪些准备呢?
1. 腊月初八
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2. 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祭灶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3. 腊月二十四
腊月二十四,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又名“扫尘、打埃尘、除残、除尘”。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4. 腊月二十五
腊月二十五,接玉皇、赶乱岁。旧俗认为天帝玉皇于腊月二十五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5. 腊月二十八
腊月二十八,吃面食。多数地方在这一天要赶制过年的面食蒸。太原人要蒸好“糕儿馍馍两笸箩”;河北人则是“蒸枣花”预备除夕祭礼祖宗作供品;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馍炸圪塔。”只有北京人慢半拍,在这天才“把面发”,等到二十九“蒸馒头”。
6. 腊月二十九
腊月二十九,小除夕。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每逢腊八节,文人墨客们感触良多,写下了很多和腊八有关的诗句。
和“腊八节”有关的诗词
《腊日》
晋·陶渊明
风雪送馀运,无妨时已和。
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
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腊日》
唐·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婴下九霄。
《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
唐·孟浩然
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
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
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
夕岚增气色,馀照发光辉。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大通学堂 Avenue Academy Ltd.
专家陪伴你走进中文的学堂 | Experts lending you a helping hand through your Chinese learning
Copyright 2018-2020, Avenue Academy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