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网站

从《五蠹》看韩非子的思想|张泽嘉

2021年5月20日

《五蠹》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著作。韩非,又称韩非子,是战国后期的思想家、哲学家。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受到秦王嬴政赏识。法家的很多代表性观点集中反映在《五蠹》中。当时中国处于最混乱的时期,各个学派都想为乱世出药方,儒家、墨家、纵横家各持己见,韩非子的观点独树一帜,《五蠹》是韩非子的代表作,集中论述了其主要思想。

在《五蠹》中,韩非子提出了与时俱进以及依法治国的观点,严厉批评了危害社会的五种人:学者、言古者、侠者、患御者、商工之民。本文将概括分析韩非子《五蠹》所表达的主要观点。

一、阐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

这篇文章第一段便提出“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事,因为之备。”明确点明了此篇的主要思想。圣人是要与时俱进的,不能盲目效仿古人之治。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问题,而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个新的“尧,舜,禹”。人少而物资多的时候人不争,人多而物资少的时候人必争,故厚赏重罚以情况来定。如若不能与时俱进,就犹如守株待兔,被世人所笑。韩非子进一步以古代国家兴亡的事实来陈述“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当年周文王因仁义而王天下,徐偃王因仁义而失天下。两者最大不同便是时代的变更。正所谓“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二、批判儒墨二家以及纵横家

儒提倡仁义孝悌,而墨是兼爱非攻,可韩非子认为不现实也不可能,“先王之爱民,不过父母之爱子,子未必不乱也,则民奚遽治哉?”人的本性是屈服于权力的,而孔子和他的弟子只是世上的少数。要想实现孔子理想中的世界,所有人都要变成像孔子一样的圣人。儒家每日夸夸其谈的学者对国家发展毫无功劳或贡献,却轻而易举就能升官封爵。但是真正为国家效力的人却默默无闻。以此类推“事智者众,则法败;用力者寡,则国贫。此世之所以乱也。”纵横家提出了“合纵”和“连横”的主张,都怀有卑鄙的目的,根本不能救国,“国利未立,封土厚禄至矣;主上虽卑,人臣尊矣;国地虽削,私家富矣。事成,则以权长重;事败,则以富退处。”对国家带来的只有亡地,政治混乱。因此“治强不可责于外,内政之有也。”

三、提出了韩非子的核心思想——依法治国

韩非子认为一个强大的国家是需要严苛的法律来维持的。不才之子的恶行父母之爱、乡人劝说都无法改变,只能靠“操官兵,推公法”才能“变其节,易其行矣。”如果一个人恶行始终不改变,此时只有严苛的法律才能让此人彻底改变。“赏,必使民利之,罚,必使民畏之。”

在现实社会里,有些违反法律的人会被称赞,被追捧,其违法行为被看作勇敢,而不是依法定罪,这样的话,法禁坏而民愈乱。在当时混乱的社会条件下,以贞信之士来治理国家,是不现实的,毕竟贤能之人少之又少,而所需之职又数不胜数,因此依法治国是唯一的办法。必须“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若是一个君王做到了这点,那他将成为“超五帝侔三王者”也。

现在距离韩非子写此文已有两千年之久了,可韩非子的名字依旧如雷贯耳,其许多观点仍然有借鉴意义

一、正视现实,不拘泥于古,与时俱进的观点能够使我们跟上时代的脚步。

战国时期有着战乱之灾,可我们如今有全球变暖之难,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问题,也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我们需要改革创新,不能墨守成规。不只是治理国家需要改革创新,在公司管理上也是如此。若是一个公司不能跟上这个快速发展和变化的世界和市场的话,他将会很快被淘汰。诺基亚曾经风靡全球,占领了手机行业的大半个江山。短短几年后斯蒂夫·乔布斯将智能手机带进了大众的视野,成为了行业第一。由于诺基亚未能敏锐地感受到市场的变化,曾经不可一世的霸王也不得不黯然落幕。因此“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与时俱进的时代观对现代人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二、依法治国的进步思想依旧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秦王嬴政当时帅兵横扫六国,需要纵横家的帮助。但他建成辉煌的大秦王朝,靠的是韩非子依法治国的理念。因为有了法律,就不需要一个官员绞尽脑汁主观断案,而有了法律就代表有了客观的依据,可以当即结案。依法治国的理念不仅是在治理国家上出奇效,对私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海底捞的员工因为有了严格统一的要求,他们在全球各地的服务以及餐品质量都得到了保障。

综上所述,韩非子《五蠹》在批判当时非常流行的儒、墨两家以及纵横家不合时宜思想的同时阐述了与时俱进以及依法治国的进步观念,时隔千年,我们重拾这篇文章依旧有许多可取之处。正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