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各位亲爱的小伙伴,欢迎来到“大通小课堂”栏目。传统佳节“七夕节”刚刚过去,关于“七夕”,你知道哪些?它是中国的情人节吗?今天小编要和大家一起来话“七夕”。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这句诗出诗圣杜甫的五言长律《牵牛织女》。相信各位小伙伴一定都听过牛郎和之女的爱情故事,在《搜神记》里,把天上的牛郎与织女双星,演绎成汉代孝子董永夫妇的故事。这个传说发生在农历七月初七,也跟古代人们观察织女星与牛郎星(牵牛星)的行动有关,古人借此可以了解秋天的到来。
七夕节还有许多名字,在古代,未出嫁的少女们常常会在这一天向织女乞求有一双灵活的双手。所以,这一天也被称为“乞巧节”“少女节”或“女儿节”。比较流行的游戏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等。由于七夕节的历史十分悠久,在一些地区也形成了种生求子的习俗。
除此之位,七月七日晒书、晒衣服也是一种风俗。中国的节日通常都伴随着美食,七夕节的美食,最出名的要数巧果了。巧果主要用油面糖蜜等做成,花样很多。虽然小编没有吃过,单从配料上看就知道这是一种香甜的点心,想必味道自然是差不了的。
如今,“七夕节”被称为“中国情人节”,但这种说法不是特别的准确,因为在在中国古代,七夕节是单身女子最快乐的一天:在这个时候,她们可以穿着盛装出门与与姐妹们聚会、玩耍。但是,不管怎么说,“七夕”的内涵远比“爱情”更加丰富。
最后,我们以秦观的《鹊桥仙》作为本期内容的结尾吧!
《鹊桥仙》
北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银汉迢迢暗。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好了,以上就是
本期“大通小课堂”的全部内容!
“大通小课堂”现已全面改版升级,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大家点赞、收藏、转发!